坚信阅读的力量,书写阅读精彩
——“整本书阅读指导”工作简报
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校
一、研究背景
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校历来重视学生阅读指导,尤其是语文学科,教师们更是将引领学生潜心阅读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本学期,随着语文教材的全面改版,语文教研组更是认识到了阅读指导的重要性,将“整本书阅读指导”作为研讨的主要内容,旨在引领师生感受整体书的“厚度”,爱上整本书的“味道”,提升师生整体书阅读的“力度”,培养学生阅读评析的“输出力”。
二、研究回顾
第一阶段(9月份) 制定方案,选择图书————《阶梯阅读指南》
1.制定学校方案。9月份,学校根据区发展中心要求,根据校情与学情,制定全校层面上的阅读推进方案。
2.甄选图书。开学初的研讨会上,教师们研读手上拿到的新教材,年级组里面商定推荐的书目。这些推荐书目有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来源之一是与课文内容相关或是与作者相关的书籍,来源之二是参考学校《阶梯式阅读指南》校本教材,精选适合学生年段的阅读经典。《阶梯式阅读指南》分低中高三个年段,每个年段各推荐了三十本阅读书目,其中的前十五本为必读书目。老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教师从年级汇总的书中再次斟酌商讨,根据班级学情与阅读现状,选择其中一本书作为本学期全班整本书阅读的推荐。
3.制定班级阅读计划。在学校阅读方案的指导下,在新教材理论的引领下,在学生阅读现状的基础上,教师们以“周”为单位制定本学期班级阅读计划。教师将整本书的阅读内容分成15个单元,每周指导阅读一个单元。
第二阶段(10-11月份)阅读实践与检测
1. 阅读实践——《金色童年摘记本》
选好书后,教师们根据计划每周进行相应的阅读指导,引领学生品评精彩语句,交流阅读感受。学生将每周的阅读收获记录在学校阅读学本《金色童年摘记本》中。摘记本共有20个篇章,每个篇章有“好句欣赏”“好段赏析”“有感而发”三个部分组成。全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一使用,将阅读中的好词、好句、精彩片断摘记下来,将阅读感受书写下来,并且配上插图点缀美化。本学期,20篇摘记中前15篇是根据整本书阅读计划进行摘录,后5篇可以根据自己阅读喜好进行选择摘录。教师重点对“读后感”的撰写作重点指导与讲评,从概括章节内容或印象深刻的地方讲起,随后谈所自己对此的理解,最后联系自已生活谈感受。“读后感”的撰写,引导学生读要有所思,读与思要结合,要会欣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人物、语言、情节等多方面的魅力。长期的指导与抒发,定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欣赏能力、阅读质量、文学素养……
2. 阶段评价——随单元检测
为了能及时地检测学生为学生效果,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好下个阶段的阅读,学校在单元练习中加入了整本书阅读的相关内容,作为附加题的形式出现,以便教师掌握学生阅读情况,更好地了解学生阅读状况。
3. 考级评价——阶梯阅读测试
“阶梯阅读考级活动”是学校较为成熟的一下阅读活动案例。考级活动分“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现状与能力逐级申报。针对本学期的整本书阅读要求,教导处将组织语文教师修订考级题目,增加整本书阅读的题量。
4.期终评价——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
期终,班级根据学期的阅读计划与具体的阅读进展情况,设计“整本书阅读能力测试卷”。低年级以选择与判断为主,中年级以选择与填空为主,高年级除了选择与填空外,再加一题主观感受题。这份测试工具主要考核学生对书本情节的了解,以及阅读的感知。
第三阶段(12月份)阅读活动
1.“书海拾贝小达人”评选活动
期末,三到六年级各班在自评推荐的基础上评选出五本优秀的《金色童年摘记本》参加学校的评比。评委由五年级的学生代表与教师组成。评委们从书写整洁、内容选择、插图美化等方面进行评比。最后,全校评选出10位“书海拾贝小达人”并颁发证书。评比活动深化了学校书香校园特色建设,促进了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2.置换分享活动
期末,借用学校“跳蚤市场”的平台,进行摘记分享活动。三~六年级每个班级选出10本优秀的《金色童年摘记本》,放在置换摊点,其他同学就拿着自己的图书到这些置换点换取自己欣赏的摘记本,称之为“阅读置换”。将优秀的摘记本保存在学校图书馆专柜中供大家阅读,称之为“阅读分享”。
第四阶段(12月底)资料整理
一本书的共享资包括:
1.一份班级阅读计划
2.十五篇优秀图后感的图片
3.两份单元检测卷(附加题)
4.一份期末专项阅读能力卷
三、阶段反思
1. 前置阅读计划
寒暑假是学生阅读积淀的大好时间,教师们可以在期末放假前就将下学期的阅读计划制定好,指导学生在假期里就进行充分的阅读。学校也应将摘记本提前发放给学生,指导学生利用假期定定心心地阅读,认认真真地摘记。开学后,这个作业就放在周末进行。这样,既能减轻学生开学后的作业的摘记压力,又能让学生好好地利用假期开展阅读活动。
2.提升摘记质量
教师对每篇“读后感”都要认认真真进行指导,教会学生写好读后感,而不是放手让学生随意地写。每次批完后,要一起欣赏精彩的感悟,让学生间相互学习,知道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对于一些不到位的,不认真的,要就要求补上“感悟”,添上“收获”,表达“思想”,以此保障每位学生“读后感”质量的提升。
3.丰富班级活动
鼓励教师在班级开展个性化的读书活动,如阅读交流会、读书沙龙、做书签与小报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深化阅读感悟,扩大阅读共享。
整体书阅读指导关注的是学生阅读的完整感受,提升的是学生整体阅读欣赏能力与抒发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文学素养。坚信阅读的力量,记录阅读的精彩,三元人一直在践行“学习以致博,笃行而达雅”的校训。
学校整本书阅读活动报道

附件:四(1)班整本书阅读资料包
附件1:.一份班级阅读计划
附件2:十五篇优秀图后感的图片
附件3:两份单元检测卷(附加题)
附件4:一份期末专项阅读能力卷
附件1:.一份班级阅读计划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整体书阅读《金色童年》摘记指南
班级:_四(1)___语文教师: 钱敏月
序号 |
必读书目 |
|
1 |
必摘书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
摘记篇目一: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摘记篇目二:第一章 降临人世 摘记篇目三:第二章 童年记忆 摘记篇目四:第三章 爱的摇篮 第四章 探求光明 摘记篇目五:第五章 启蒙教育 第六章 美丽的大自然 摘记篇目六:第七章 爱的真谛 第八章 吮吸知识的琼浆 摘记篇目七:第九章 难忘的圣诞节 第十章 波士顿之行 第十一章 拥抱大海 第十二章 金秋时节 摘记篇目八:第十三章 冰雪世界 第十四章 学会说话 摘记篇目九:第十五章 《霜王》事件 第十六章 参观世界博览会 摘记篇目十:第十七章 学习拉丁语 第十八章 纽约之行 第十九章 剑桥女子中学 摘记篇目十一:走出黑暗和寂静(1-4) 摘记篇目十二:走出黑暗和寂静(5-8) 摘记篇目十三:走出黑暗和寂静(9-11) |
2 |
自主摘记推荐《昆虫记》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呼兰河传》 |
摘记篇目十四: 自主摘抄 摘记篇目十五: 自主摘抄 摘记篇目十六:自主摘抄 摘记篇目十七:自主摘抄 摘记篇目十八:自主摘抄 摘记篇目十九:自主摘抄 摘记篇目二十:自主摘抄 |
附件2:十五篇优秀图后感的图片














附件3: 单元检测卷(附加题)
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单元练习(第三、四单元)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2分)
1.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1) 经过比较,我决定xuǎn zé( )粉色来装修我的wò shì( )。
(2) 瞧,这嫩叶在墙上铺得那么jūn yún( ),没有chónɡ dié( )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kònɡ xì( )。
(3) 尽管每个人都累得jīnɡ pí lì jié( ),但是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大家yìnɡ chēnɡ( )着继续前进。
(4) 丁丁在这次作文比赛中huò dé( )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听到这个消息,我jìnɡ pèi( )之情油然而生。
(5) 他看到普罗米修斯被锁在悬崖上,心中fèn fèn bù pínɡ(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降服(jiànɡ) 侧身(cè) 裂缝(fènɡ) 厌恶(è)
B. 血液(xiě) 浑浊(hún) 根茎(jīnɡ) 临时(lín)
C. 洞穴(xué) 九寸(cùn) 尽管(jǐn) 动弹(tán)
D. 立即(jí) 归还(huán) 吟诵(yínɡ) 住宅(zhái)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合拢 既然 惩罚 奔流不息
B. 茂盛 危害 严历 随遇而安
C. 崩塌 息灭 溺水 毫不可惜
D. 慎重 比轿 违抗 风吹雨林
4. 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奔流不息(休息) B. 随遇而安(顺从,任凭)
C. 精疲力竭(尽) D. 毫不可惜(一点点,丝毫)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赛场上,选手们展示了各自精彩绝技,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B. 港珠澳大桥是项艰巨的工程,若没有后羿射日的毅力,是不可能成功的。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
D. 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6. 依次填入括号内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一个猎人,( )他打扮得十分威武,( )为人十分胆小。( )妻子常常劝他要挺起胸膛,鼓起勇气做人。猎人说:“( )你这样劝我,( )我也没有办法把我的胆子加大呀!”
A.尽管、还是、所以、虽然、但是 B.尽管、还是、因此、虽然、但是
C.虽然、但是、因此、尽管、可是 D.虽然、但是、因为、尽管、可是
7. 下列各组修辞判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1) 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2) 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3) 父母的钱,难道我们就可以随便乱花,随意浪费吗?
A.比喻句 反问句 拟人句 B. 拟人句 比喻句 反问句
C.反问句 比喻句 拟人句 D. 比喻句 拟人句 反问句
8. “风儿每天梳理着柳树姑娘的长发,等着燕子妹妹的到来。” 下列句子中和这句修辞手法一样的一句是( )。(2分)
A. 雨,落叶儿般轻,针尖儿样细。 B.灿烂阳光下盛开的百合发就是你的笑容。
C. 白杨树哗哗地响,在杨科头上不断地号叫。 D.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
9.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烤着火,大家的手逐渐温暖起来。
B. 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C. 我虽然这么用功,但是成绩仍然不如你。
D. 爸爸在外语学院工作,会说三四国的英语。
10. 下列动物的“家”的名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羊圈 猪圈 狗圈 B. 狗窝 鸡窝 鸟窝
C. 鼠洞 狗洞 蛇洞 D. 蚁穴 虎穴 鸟穴
11. 下面这段话所运用的描写方法是:( )。(2分)
蟋蟀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描写
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分)
A. 《蟋蟀的住宅》改编自《昆虫记》,作者是英国的麦加文。
B. 精卫和女娲一样,都具有仁爱之心和为人类造福、不怕牺牲的精神。
C. “二八月,乱穿衣”指的是每年阴历二月和八月,气温不稳定,忽冷忽热,人们乱穿衣服的现象。
D. 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它的根。
第二部分 课文传真(9分)
1. 看到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不由得念起白居易的诗:“ , 。”(2分)
2. 正如宋代诗人卢钺所说的“ , ”,每个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不用刻意攀比。 (2分)
3. “可怜九月初三夜, 。”诗中“可怜”的意思是 。诗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4分)
4. 云母屏风烛影深, 。(《嫦娥》)(1分)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29分)
(一)地球大气圈 (12分)
我们翘首望天,似乎高不可及。其实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天”,本是“地”的一部分——地球大气圈的低层。它的高度不过十几公里,宇宙火箭很容易就穿越了这个高度,这时再回顾地球,蓝天却已跑到我们的脚下,似轻烟,似薄雾,更仿佛是一层蔚蓝色的软纱裹在地球的表面。
大气圈看起来仿佛空若无物,实际上是壁垒森严,将地球重重包住。岂止是面纱,简直是屏障,是铜墙铁壁,对地球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
1976年,在我国吉林省落了一场陨石雨,成为自然界罕见的珍闻。假使没有大气,这种从天而降的陨石将成为家常便饭,给地面造成极大毁坏。正是由于大气圈的保护,高速冲来的陨石因与大气剧烈摩擦,减慢了速度;并因摩擦产生的高热影响,绝大部分陨石在100多公里的高空就化为灰尘和气体,只有极少数到达地面,而且已是强弩之末,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了。
从天外向地球袭来的还有强烈的紫外线。假使没有大气,过多的紫外线将使地球上的生命无法生存,是大气圈保护了我们。在大气圈中离开海面20-35公里这一带含臭氧较多。所谓较多,也不过占到四百万分之一左右。但这点臭氧已足以使大量紫外线被吸收,才使得地球上各种生物免受过多的紫外线伤害;剩下少量的到达地面,对我们来说有杀菌防病作用,反而变得无害而有益了。
那些极其稀薄的为地球磁场所控制的带电粒子组成的高层大气,也有保护地球的作用。它能使宇宙中那些以高速冲向地球的粒子流偏转方向。
地球大气圈的存在,不仅保护了我们,还是生命得以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假使没有大气,就没有灿烂的云霞,更没有生命的喧嚣,而将是白天酷热,夜晚严寒,天上是黑洞洞的,地下是一片荒凉。
1.文中的加点词语删掉后不影响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其实我们所看见的这个“天”,本是“地”的一部分——地球大气圈的低层。
B.绝大部分陨石在100多公里的高空就化为灰尘和气体。
C.只有极少数到达地面,而且已是强弩之末,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了。
D.所谓较多,也不过占到四百万分之一左右。
2.下边说法不符合文中原意的一项是( )。(3分)
A.没有大气圈,地球将经常被陨石袭击。
B.大气圈中离开海面20—35公里的臭氧被紫外线吸收。
C.高速冲来的陨石因与大气摩擦而减速并产生高热。
D.紫外线对我们来说有杀菌防病的作用。
3.不属于大气圈对地球的保护作用的是( )。(3分)
A.高层大气让宇宙中的粒子流偏转方向。
B.大气圈的存在使地球拥有灿烂的云霞 。
C.大气圈减少了陨石的降落量。
D.大气圈的存在让少量的紫外线到达地球。
4.文中第③段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是( )。(3分)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举例子
(二)蚊子和狮子 (17分)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在写法上,本文通篇都采用的是_________手法,是通过对蚊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来表现中心的。(4分)
2.蚊子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蚊子“强”在什么地方?下列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蚊子有“喇叭”,能用它扰乱狮子的听觉和视觉,失去正确判断力无法准确攻击。
B.蚊子有必胜的信念,使它产生强大的力量,战胜狮子。
C.蚊子能动脑子,想出办法激怒狮子,使它失去理智,无法准确击中目标。
D.蚊子知己知彼,以己之长克狮子之短。
3.指出下面两个句子中的“吹着喇叭”所表现的不同内容。(4分)
(1) 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这里“吹着喇叭”表现蚊子 。
(2)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这里的“吹着喇叭”表现
蚊子 。
4.文中“叹息”一词写出了蚊子( )。(2分)
A.自负而又自卑的心理。 B.懊悔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C.懊悔而又不服气的心理。 D.愤怒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
7.蚊子为什么又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2分)
A.蚊子缺乏精神准备。 B.蚊子不明敌情,战术失当。
C.蚊子被胜利冲昏头脑,得意忘形,丧失了警惕。 D.蚊子不小心落入蛛网。
8.能确切概括蚊子结局的成语是( )。(3分)
A.骄兵必败 B.夸夸其谈 C.自食其果 D.纸上谈兵
附加题:(5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 国 的作品, 是再塑她生命的人。
第四部分 作文(30分)
题目: 到我家
在横线上填一个你喜欢的神话人物,然后展开想象,如果这位神话中的人物到了你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注意想象要合理,人物性格要鲜明,叙事要有条理。
附件4:一份期末专项阅读能力卷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测试
一、填空题。(10分)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 海伦·凯勒的作品。
2. 读书大王们,编故事是你的强项吧。 是海伦学会说话后写的第一个故事。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0分)
1.对海伦来说,她的世外桃源是( )。
A.文学 B.数学 C. 聊天 D.旅行
2.海伦第一次自己完全读懂、读完的书是( )。
A .《方德诺小伯爵》 B .《红字》 C.《圣经》 D.《李尔王》
3.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海伦认为打开美的钥匙是( )。
A.艺术 B.博物馆 C.人的心灵 D.人的眼睛
4.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中,安妮第一次来海伦家做家教,因为买了慢车车票而晚了( )天。
A. 三 B. 二 C. 四 D.五
5.海伦.凯勒最后毕业于( )。
A. 哈佛大学 B. 纽约大学 C. 剑桥大学 D. 波士顿大学
6.海伦凯勒的哪部作品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A.《我的生活》 B.《我的老师》 C.《走出黑暗》 D.《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50分)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散文代表作。 ( )
2.海伦凯勒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乐观》。 ( )
3.海伦凯勒把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创作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
4.海伦凯勒成功被称为“教育坛上最伟大的成就”。( )
5.美国海外盲人基金会在海伦80岁生日那天,宣布颁发“国际海伦凯勒奖金”,以奖励那些为盲人公共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 )
6.海伦获得光明的第一天要去欣赏艺术 ( )
7.作者在能见到光明的第三天,最后一眼要看的是沙利文老师。( )
8.1955年,海伦荣获哈佛大学的荣誉学位,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受此殊荣的妇女。( )
9.“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这句话是安妮-莎莉文说的。 ( )
10.《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是以第三人称写的。 ( )
四、问答题。(10分)
1.假如给海伦三天光明,她将会做些什么?请简单写一写。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美国
2.《霸王》
二、选择题
1.A 2.A 3.B 4.B 5.A 6.A
三、判断题
1. √ 2. × 3.×4. √ 5. √ 6. × 7. × 8. √ 9. × 10. ×
四、问答题
第一天:她要看看人,他们的善良、淳普与友谊使她的生活值得一过。
第二天:她要在黎明前起身,去看黑夜变为白昼的动人奇迹。
第三天:她将再一次迎接黎明,急于寻找新的喜悦,她将没有时间花费在遗憾和热望中,因为有太多的东西要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