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做、写一体化”培训,提升教师科研实战力
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校课题组 钱敏月
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校开展阅读研究已有数年之久了。教科研团队坚持学校大阅读品牌建设探索,从“十一五”期间的《营造书香校园,探究有效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到“十二五”期间的《立体阅读的指导与效果检测的研究》,至现在的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学习论视角的“大阅读”课程建设研究》,对阅读研究不断深化,重点研究了阅读的价值取向和相关的教学行为,实现了狭义阅读到广义的阅读的转变,直至课程建设的架构。教师层面上,深化了对阅读价值认识,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指导方法。学生层面上,学生的阅读意识、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已初步形成。
新学期始,为了提升教师们的科研实战能力,课题组围绕阅读课程建设开展了“习、做、写一体化”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活动由子课题组长顾丽艳老师与大家分享英语学科阅读课程的研发历程与收获。
顾老师先与大家分享的第一个关键词是“研习”。她介绍了课程设立前的迷茫与思考。为此,她组织小组成员反复地学习课题方案与子课题研究目标,学习国内外关于绘本阅读的先进理念和成功实践经验,分析国内英语课程设置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学校“大阅读”的肥沃土壤,确立在三到五年级学生中建立订制“分级阅读、私人订制”英语校本阅读课程。该课程打破小学大班化人数过多、时间有限、学生阅读水平层次不齐的壁垒,通过选配合适的分级读物,设置相应的阅读课程和具体实施步骤,让同班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现有的阅读水平基础上,通过阅读相应的分级读物,达到每个学生分级阅读、私人订制,最终让全班学生都能“升级”,以此激发阅读成就感,提高阅读技巧,提升英语素养,达到学生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书写表达的一个整体提升。
顾老师分享的第二个关键词是“实践”。设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落地生根,才能萌生活力。课程初步构架确立之后,课题组老师忙了起来。教师们采用授课的精读方式,培养阅读策略和方法,指导学生撰写读书报告。图书馆阅读则是基于精读基础上的泛读,各班选择了6位同学优先尝试绘本阅读,按照年级进行分班。教师制定班级阅读计划单,完成“做一名优秀的指导者”和“做一名优秀的阅读者”评价表。此项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最大化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信息获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输入,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顾老师分享的第三个关键词是“提升”。为了优化私人订制课程,更好地进行推广和完善。课题组在学期末召开项目组会议,听取课程执行老师的想法,同时对参与课程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想法。从“研习”到“实践”到“反思提炼”,参与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提升,在思考与实践的基础撰写心得与收获。顾丽艳老师撰写论文《分级阅读、私人订制》在江苏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中获二等奖,多位课程指导教师的论文也在各级比赛中获佳绩。
英语学科的阅读课程建设与实践,也给其它学科的课程建设提供了实践蓝本。本次科研分享会引领教师们进一步扎根学校科研沃土,借助团队力量,参与学习,参与实践,勤于动笔,提升科研能力。课题组将继续引领教师们在“习、做、写一体化”的科研道路上茁壮成长,争做科研型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