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整理《乐乐园园上学记》活动案例。这一创作活动历时整整一个学期,课题组引领语文教师组织毕业生回顾六年来的小学生活,收集点点滴滴感人的瞬间,动笔创作,汇编成《乐乐园园上学记》。作品充满了真情与童趣。通过这一活动,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使全校师生感受到写作的意趣与成就感,进一步激励了学生坚持阅读的自发性,全面提升了师生的文化素养。 10月份:完善英语绘本室,推行分级阅读课程。此课程在普通小学大班化教学前提下进行私人订制课程的实践和探索:通过前测确定学生的阅读级别;通过班级精读课程指导学生阅读的流程和方法;通过图书馆分级阅读,提供与学生阅读级别相匹配的绘本进行阅读方法的训练和阅读量的增加,最后达到每个级别的学生同步提升。这个课程符合学生阅读水平,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方法,提升阅读品质,能最大化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的信息获得,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输入,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11月份:探讨课名阅读指导。课题组全体教师围绕课外阅读指导教研课进行针对性讨论。同时,探究阅读的呈现方式,将人文素养与语文专业素养相结合,探讨具体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的情感与态度,提升教师的人文关怀。通过探讨,随后决定将其制作成微视频的形式方便全校学生学习。此次微视频制作结合了学校大阅读建设成果,融入了校本教材的开发与运用,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12月份:开展“我为古诗代言”活动。学生自选中国经典古诗进行朗诵,每件作品须为完整的一篇古诗(含题名、作者朝代、作者名、全诗内容),时间在1分钟以内,作品可以采用配乐等辅助手段。表现突出者,推荐参加上一级比赛。此次“我为古诗代言”活动紧紧围绕学校的研究课题,努力尝试多样化的阅读效果检测。成果是喜人的。在这样浓浓的读书氛围中,孩子的阅读兴趣被大大地激发了,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读书,也学会了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