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看见孩子们背着拉着那沉向何的书包,不免心生怜悯。学习不仅是脑力活,现在更是体力活。与时俱进的素质教育,提质减负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12月16日下午,语文学科全体教师开展了“读好书,乐分享”活动。本学期,我们语文学科围绕《教育思维导论》这本书,展开了积极的阅读活动,并结合小学语文的日常教学,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陈艳老师结合书中的内容与教学实践,与大家分享了她的阅读感想。这本《思维教育导论》告诉我们思维是贮藏知识的存储空间,思维是人脑加工事物及其信息的过程,读书就是获取知识,分析加工的过程。思维是就像大树的根系和主干,是互通的接受新知识,思维加工内化再生成新的认识和知识。思维教育的意义这一章节,首先让我们明确了什么是思维和思维教育,科学的论证阐述了思维和思维教育的意义。思维,是人的意识活动,是物质性的人脑加工事物及其信息的过程。而思维教育,是指为了使人的思维能力、品质、方法等达到一定水平,能够分析解决问题,而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的思维保护、培养和训练活动。作者阐述了思维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续展开内容,为真正达到提质减负的素质教育提供了实施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通过此次读书分享会,我们都明确了思维教育成为改变学生学得累和提升能力得现状的金钥匙。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也可以将书本中的方法运用到学生中、教学中,让学生能够轻松地学,快乐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