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三元实验小学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召开了一次教研活动。本次会议的主题是 “减负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学效益”。各年级组教师结合刚刚结束的绿色质量调研情况交流设想,并围绕“如何减负增效”展开讨论,献计献策。
近两年时间里,学校教学质量稳步前进,如何取得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升是每个老师的期望,也是一个面临着的巨大问题。“减负增效”不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围绕着“如何减负增效”,老师们讨论热烈。有的老师说“学生要减负,老师更要减负,这样,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有的老师建议多多开展活动,寓教于乐,在活动中学习与探究,着重开发这方面的校本课程。还有的老师认为减负增效,光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寻求家长和社会的帮助和支持……
减负增效,虽不是一个崭新的话题,但却是一个热议的,值得研究的命题。多年来,它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育,虽没有一个明确的,有效的路径,但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会议结束,大家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共识: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与评价。2、丰富校本课程,让学生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3、优化作业布置,分层次有针对性的进行作业设计,精选精练。4、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个别辅导。5、有效促进家校联系,对家庭教育做必要的指导。
实施增效减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积极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开展教师全员赛课活动,促进联盟内教育教学研究深入融合,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努力消灭“弱课”“废课”,提高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益,以增效落实减负。
家校合力减负。各校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或开放日,积极向学生家长宣传“减负”工作重要意义,明确各自在“减负”中的职责,教育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采取因人而异的教育方法,不搞“一刀切”“赶鸭子上架”,形成家校减负工作合力。
“今日的素质教育,就是明日的国民素质”。钱老师的话言犹在耳。教育,我们半点都马虎不得,减负增效,就是素质教育,如何更好地推进,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