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香墨绿的粽叶、晶莹剔透的糯米、又香又甜的红枣、各种精致的虎头香囊……5月26日下午,金阊街道白莲社区的志愿者和辖区共建单位的领导们来到了三元实小,和孩子们一同开展了“传千年习俗 ·品端午古韵”的活动。参加此次活动的有苏州城市照明管理处、金阊派出所、姑苏交巡警大队、苏州市枫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金阊街道社会事业处、金阊卫生服务中心、姑苏自强服务社以及苏州李良济共八家单位。
活动伊始,学校张老师的一段二胡独奏《战马奔腾》,点燃了在场所有人的激情。当我们还沉醉在乐曲声中时,六(3)班同学们的诗朗诵《雷电颂》,大气磅礴,动人心魄,使人感到两千多年前的屈原真有过这样一幕。师生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喝彩,当有关端午的知识竞赛开始时,在台下的大小观众们们跃跃欲试了!问题一出来,大家纷纷举手抢答,将活动推向高潮。
开始包粽子了!白莲社区的“苏妈妈”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战士们如何包粽子,大家互相团结协作,分工明细。有的负责包粽子,有的负责将包好的粽子用棉线扎紧,要求粽子大小均匀、不撒米。这可难倒了大家,“苏妈妈”们耐心地教大家裹粽叶、塞糯米、扎绳子,经过她们耐心细致地教和大家认认真真地学,不一会儿,一只只“形态各异”的粽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当学生们看见一个个精致的香囊时,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当拿到苏妈妈们缝制好的半成品,李良济为大家准备的药草时,孩子们立即静下心来学做香囊了。第一步是放填充物,把高弹棉均匀地塞进布囊里,还要小心地放入一些药草,这些药草有:橘皮、冰片、避蚊草、薄荷……,有学生边放边陶醉地说:“真好闻!”第二步:缝合;对这些从不拿针线的00后来说,可是个大挑战,穿针引线还凑和着能行,缝起来可就乱套了。教室里立刻就热闹起来,“奶奶,我的线怎么抽不过来啦?”“奶奶,我缝歪了,怎么办啊?”“奶奶,我怎么没缝住啊?”好在有老师、阿姨们的帮忙,手巧的小朋友一会儿就缝好了,虽然看着品相一般,但却是自己亲手缝制,特有成就感!
在老师的号召下,学生们将亲手包好的粽子和制作的香囊,分别送给社区孤老、家中的长辈和人民子弟兵。通过活动,同学们在了解端午民俗文化的同时,进一步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上播撒了孝亲爱老的美德。
(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