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及教研质量,3月22日,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校数学教研组开展了以“提高教材把握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促进单一化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纷纷开展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探索,力求结合教学实际,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与价值,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
纵观小学数学教育改革过程,“双基”—— "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中凸显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聚焦性。当前,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育的热点,教师们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将核心素养和数学课程有效的连接在一起,而数学素养和核心也具备共性与特性之间的包含关系。我们要抓住课堂核心素养的几个特征:具体化、整体性、操作性。在教材的使用上:一用“活”教材,化静为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二充分挖掘教材中教学资源的价值,合理呈现学习材料,用足用好每一个学习材料;三根据学生学习起点和教学需求,适当取舍或补充教学材料,创生教材,从而达到活用教材的目的。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使得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中,而是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注意观察,善于用辩证性思维看待数学问题,丰富解题技巧,丰富学生数学知识网络体系,掌握基础知识,在遇到实际问题中可以自动检索网络体系中的相关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数学素养,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这次教研老师们学到了很多,收获了更多。我们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的方向会更加明确,思路会更加清晰。
且行且思,教研,我们一直在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