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课堂教学回归交流、回归构建、回归生活、回归人本、回归个性,探索在课程内容和结构上的情景化、结构化、大概念,实现科学学科核心素养精准落地,探索在课堂形式上的生本化,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切实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近日,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科学组开展了“高效益”课堂的主题研讨活动。
首先,曹陈一老师先视频展示科学课堂案例。根据科学课堂案例指出,生本化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遵旨的教育模式,生本课堂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高效课堂模式。随后科学组老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深度剖析了课堂案例的成功与不足处,在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可提升的地方:一是将案例中的“生本化”课堂落到了实处,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较高,但给学生的运算时间过长,教学容量太少;二是整体课堂设计能够很好地分析学情,对症下药,问题设计方面具有开放性,能够起到发散思维的作用,但学生辩论环节缺少了教师总结;三是教学方法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但还要关注细节设计,注重语言表述的规范。
接着,科学教研组进行了七认真反馈。各位老师从自己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备课、听课、学生作业等七个方面去认真的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比如本学期的教学进度比较赶,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调整;而备课方面也按照要求和规定尽力做好每一课。期间老师们还分析了学生在本学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等,分析自己的得失,分享教学故事和心得,以此达到共同促进和共同进步的目的。
科学组的每位老师教学方法各有不同,但教学效果都很不错。每位教师都勇于探索,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用好、用精提高课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