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纵横

综信教研组第四次教研活动——读好书,乐分享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03 点击次数:

许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课时兴趣很大,可没多久,兴趣就没有了,学生对玩计算机很感兴趣,但对信息技术课却没有兴趣。信息技术课要怎么学?教师该怎么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带着这些问题,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研读了《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一书。

信息技术课上,课堂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的空间,总会出现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特别是在机房里上课,教师就更难管理了,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困势利导,见机行事,采用相应的应变方法化解各种矛盾。认真准备每一节课,特别要准备好每节课的学习素材包,其中包括分层级的操作任务,操作要点提示,操作结果示范文件。每节课提前进机房做好课前准备,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不同,课前准备工作王要由教师承担的。我们要提前赶到机房,打开学生电脑,把上课需要的材料传给学生。这样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注重练习题的分层设置,信息技术课学生水平相差明显,所以在信息技术课上,挑选每一类型的习题,都有几个不同的练习梯度。动手能力快、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完成些有难度的挑战类题目,而其他基础比较薄弱同学在每堂的习题中,可以集中精力完成必做题,也就是这节课每个同学都有需要掌握的。


注重信息技术课习题设置的生洁化案例。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通常我们在信息技术课上都要选取孩子们平时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习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习。

应该说这本书给我们的启迪还是蛮大的,我们要“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研然后知美。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美,然后能自创也”。


版权所有:苏州市三元实验小学校 苏ICP备12002899号-2